金陵書局由晚清名臣曾國藩始創於同治三年五月,是晚清成立時間最早、影響最大的官書局,亦是晚清書籍官刻由中央向地方轉移的重要事件。金陵書局之肇建,為「當事諸公,因時立制,以經濟一時之變者」,雖是官辦但又不在朝廷官制之列,故原始檔案文獻大多散佚,除當事者的文集、書信、日記等一手文獻外,存世最多的只有刻印之書。
中國古代多版套色印刷技術起源較早,因此工藝極為複雜,故名「餖版套印」。鄭振鐸先生在著作《中國古代木刻畫史略》中對此術有詳細的描述:
印刷術是古代中國「四大發明」之一,在世界文化的傳播和傳承史上起著絕無僅有的作用。而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可謂蓮開並蒂,從效率而言,活字印刷更勝一籌,但是從精美的角度來看,雕版印刷的高古韻味,時至今日,現代化的印刷技術依然無法超越。而且這項技術至今仍保存著完整的形態。
這是2013年中央電視臺《走基層百姓心聲》欄目組拍攝的一部短片,主持人對一位大叔提問:「您幸福嗎?」,大叔愣了一下然後尷尬地說:「我姓曾」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?很多人以為大叔是在故意搗亂,其實不然,這就是「尖團合流」在語言應用中典型的負面效應。「幸」是團音(念作xìng)、「姓」是尖音(念作sìng),這兩字發音完全不同,合流之後變成了同一個發音(xìng)。大叔便將「您幸福嗎?」聽成了「您姓傅嗎?」於是就出現了節目中搞笑的一幕。